今日宛城美如画。
工人正在宛城区中威电气公司智能生产线上检测产品。
柯丽尔公司智能胶片生产线。
南阳环龙新材料生产项目建设基地。
①宛城区红泥湾镇清丰岭村移民产业园内的食品加工生产线。
②宛禾米线公司生产线,工人正在分装产品。
③位于宛城区新经济产业园内的一通防爆生产车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阳市宛城区以改革为动力,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新力,紧扣市委“三区一中心一高地”战略定位,不断健全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新高地,完善强农惠农支持制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在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当先锋、挑大梁、出重彩。
当前,以产业强基为抓手,宛城大地处处是奋发昂扬的建设场景:乐凯华光高阻隔膜、浙江环龙新材料等一大批重点主导产业项目开工建设,艾草、蔬菜、林果、畜牧等特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秀美画卷正在展开。
百里之行半九十,千尺竿头须再攀。下一步,宛城全区上下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与时间赛跑、用汗水追梦,为谱写高质量建设美好宛城崭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重大项目刷新“进度条”
南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南阳经开区”)是南阳市目前唯一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宛城区经济的龙头和重要增长点。9月20日,走进位于南阳经开区的乐凯华光高阻隔膜产业化项目一期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200多名施工作业人员紧密配合,上演着一幕幕热火朝天、生机勃发的建设景象。
乐凯华光高阻隔膜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340亩,分期建设透明高阻隔膜产业化项目、高阻隔膜基材生产线、多功能涂层生产线、数字印刷新材料生产线和微结构新材料生产线及其配套工程等。该项目旨在建设全国一流新材料生产基地,促进南阳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为保障项目早拿证、早开工、早建设,南阳经开区及宛城区相关部门主动作为,提前介入,为项目提供全流程服务保障。今年6月,该项目于一天内顺利取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实现了“一天办四证”“拿地即开工”。
“服务周到、办事便捷。”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手续办理负责人姚建涛介绍,“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安排专人帮助我们整理材料、提交审批、全流程办理相关手续,高效推进项目四证齐发,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建设。”
乐凯华光高阻隔膜项目执行经理李广磊介绍,项目于6月底开始施工建设,目前高阻隔膜车间混凝土主体建设已完成过半,项目所有基础建设工作已全面铺开。高阻隔膜车间预计于今年年底封顶。
南阳环龙新材料生产项目是市、区重点项目,由浙江环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聚氨酯材料(TPU)为基础的薄膜专业生产厂家,在国内拥有多条TPU膜生产工艺线。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税收1亿元,带动就业超过300人。在项目建设现场,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忙着抢工期、赶进度,力争早日投产达效。
南阳环龙新材料生产项目经理朱泽源介绍,市、区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帮助项目方解决水电、交通等各项问题,为项目快速建设增添动力和信心。该项目于7月初动工建设,150多名施工作业人员齐上阵,项目整体预计于10月底封顶。
重大项目“拔节生长”,正不断为宛城区高质量发展聚能蓄势。今年以来,当地深入践行“项目为王”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召开项目建设周例会8次、调度19个重大项目,有力推动环龙新材料、乐凯华光、柯丽尔三期、联东U谷等项目建设,助推全区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目前,全区实施省、市重点项目81个,其中6个省重点项目中,工业项目5个,占比83.3%,超出省定标准13个百分点;75个市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66个,占比88%。截至8月底,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4%以上,均超额完成序时进度;应办前期手续办结率达100%。
叫响特色品牌“小而美”
产业先行,夯实乡村振兴富强之基。近年来,宛城区立足巩固、围绕拓展、着眼衔接,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乡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了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从一村富走向整片兴。
在中原河南腹地,特别是南阳盆地一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种植的芝麻产量高、品质好,其叶子也因独特的食用价值,成为当地百姓餐桌上不可替代的养生美食。
仲秋时节,在位于宛城区瓦店镇的河南乡芝恋农业科技公司,20多名当地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将各种芝麻叶深加工产品装箱、发车,售往全国各地。公司负责人杨勇欣介绍,“企业目前生产有熟食芝麻叶、芝麻叶酱、芝麻叶绿豆面等八大品类。从2021年投产到现在,已上架南阳200多家特产店,广销各大电商平台,年销售额可达千万元。”
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周边群众走向共同富裕。近年来,河南乡芝恋农业科技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解决群众种植、销售的后顾之忧,带动周边村镇种植芝麻上万亩,收购稳定优质芝麻叶上千吨。当地村民李秀平介绍,今年家中种植60亩芝麻,专门向企业供应芝麻叶用于食品加工,家里种植的松茸也可以让企业进行代加工,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选择落户于此,主要是被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便利的生产条件所吸引。完整的生产加工链条让我们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成本。”杨勇欣说,下一步,企业计划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拓展产品种类,带动企业发展壮大、群众收入增加。
鲜嫩爽滑的米线,搭配上特调的麻酱、焦香的葱油和酥脆的花生米,一口下肚,即可品尝到一场味蕾盛宴。在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庞庄村,宛禾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麻酱米线”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口感,成为占据各大直播间销量榜前列的热门美食。
五年前,当地以金天地农优产品合作社为基础,建成5000平方米生产车间和2座大型冷库,以用心、用力、用情的服务,让宛禾香实现“拎包”入驻,落地投产。企业的快速发展更是助力红泥湾镇庞庄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带动300人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月人均收入3500元以上。
如今,宛禾香公司已成为集米线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销售企业,干米线年产量3000余吨,方便速食米线日产量可达50万余袋,产能居全省同行业前列,真正实现了小米线撑起大产业。
产业兴,乡村旺。宛城区逐步整合资源品牌,以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农业结构持续优化,特色产业日益凸显。宛禾米线、界中米醋等一批宛城品牌获得市场青睐,乡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村级集体经济逐步壮大,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广阔大道。
安居乐业共建新家园
宛城区红泥湾镇清丰岭村是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安置村,为保一渠清水顺利北上,2011年6月19日,淅川县大石桥乡清丰岭村的群众搬迁至此。
十余载光阴荏苒,伫立于如今的清丰岭村举目远眺,平整宽阔的柏油马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郁郁葱葱的游园林木、内容丰富的文化长廊,一片生机勃勃的幸福图景。
“厉害了我的国,载着我的梦!一会儿九天揽月,一会儿下五洋……”9月19日,在宛城区红泥湾镇清丰岭村大舞台上,当地“黑土地”艺术团正在排练着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歌舞节目,阳光下的团员跟着音乐舞动裙摆,树荫下的村民与孩童也随着旋律打起节拍。笙磬同音,怡然祥和。
“住房环境好,出行也方便。政府在家门口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在解决工作的同时还能照顾老人孩子。现在的生活就像歌里唱的,真是越来越红火!”说起搬迁后的生活,村民李景兰连声叫好。
清丰岭村党支部书记杜长敏介绍,为了让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清丰岭村将移民政策和区位优势用巧、用足、用到位,积极探索出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清丰岭村以“飞地经济”模式与邻近村抱团发展,高标准建成了移民产业园,先后引进和发展了现代养殖、食品加工、锂电科技等10余种产业,年产值近3亿元,安置移民和周边群众就业400余人,全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7万元,形成了“集体增实力、移民增收益、产业增效益”的共赢局面。
同时,镇村两级合力推动“一村一品”创建工作,组织广大农户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有效盘活闲散土地694亩。村里与南阳市乐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南阳市宛城区圣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深度合作,全面推广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实现每亩年增产100余斤,每户年增收1300元。
近年来,宛城区将党委的政治引领作用贯穿移民工作始终,紧紧围绕“能发展、可致富”这条主线,通过有效举措,积极探索实施“飞地经济”“物业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移民产业园区,破解移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发展壮大移民村集体产业。为有效提高移民区生产生活条件,宛城区共安置6195名移民,涉及138个村,2024年已经为移民建设提升4个项目,争取313万元专项资金。
(信息来源:南阳日报)